耐油橡膠板配合系統 1.硫化系統:總體上,提高交聯密度能提高硫化膠的耐油性能。用過氧化物或半有效硫化體系對氧化燃料進行硫化,其耐油性能優于硫磺硫化。硫化系硫化丁晴橡膠,在40度時穩定性好,在125度氧化燃料中不太理想。但在125度氧化燃料中,加入氧化鎘和硫化物硫化后的丁晴橡膠具有較好的耐熱老化性能。 2.填充體系和增塑劑:增加碳黑和白碳黑可提高耐油性能,軟化劑應選用不易被油抽出的軟化劑。建議選擇低分子聚乙烯、氧化聚乙烯、聚酯類增塑劑、液體橡膠等低分子聚合物。具有大、分子量大的軟化劑和增塑劑,有利于耐油。
大家對橡膠板應該算是都比較了解了,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都應該可以看見,大家應該對橡膠板耐磨性能測定標準不是很了解,今天颯拓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橡膠板耐磨性能的測定標準: 一階段、范圍 對測定耐磨橡膠板性能的方法進行了修正。 本標準可用于測定橡膠板的耐磨性,并進行了耐磨性試驗。 二階段、報價標準 GB/T 533-91橡膠板密度的測定(EQV ISO2481:1998)。 GB 2941-91橡膠板環境調節和測試標準溫度、濕度和時間(EQV ISO471:1983, ISO1826:1981)。 GB/T9865.1-1996橡膠板或熱塑性橡膠板的制備和試驗:物理試驗(IDT ISO4661-1:1993)。 三階段、原理 試驗是用一定角度擦拭橡膠片和砂輪,并用一定量的負載來確定樣品的研磨體積。 四階段、儀器 4.1旋轉軸的旋轉速度為每分鐘76升±2 r/min;砂輪軸速為34 r/min±1 r/min。 4.2當殼體角度與砂輪成零角時,兩個軸應該平行,并水平。 4.3增加一個負載支架測試,允許樣品承受26.7 n±0.2 n的負載。 4.4在正常情況下,殼軸與砂輪軸的角度為150±0.5°,而且當研磨橡膠樣品小于0.1 cm時,可采用250±0.5°的斜度,但試驗報告稱。 4.5橡皮紙樣夾板直徑56毫米,工作面厚度12毫米。 4.6砂輪尺寸為150毫米,中心孔直徑32毫米,厚度25毫米,磨損程度為氧化鋁,粒徑為36,粘合劑為粘土,硬度為硬度。
與天然橡膠板相比,合成橡膠板的主要起因是起酥率高,外觀粗糙,厚度難以控制。如果可以對配方進行適當的調整,選擇合適的增塑劑,選擇粗粒狀填料和溫和的炭黑,然后選擇合適的層壓溫度和速度,則還可以生產出質量優異的薄膜。例如,通用氯丁橡膠可以在其塑性狀態溫度(高于90°C)下進行壓制,以獲得質量優良的薄膜。 壓制是一種技術過程,其中橡膠材料通過輥筒,輥筒上的壓延板上刻有一定的圖像,以使薄膜具有一定的橫截面形狀。在橡膠板和橡膠地板的生產中,仿形技術主要用于制造半成品,例如用于鞋的橡膠底和用于輪胎的胎面。質量要求主要是清晰的標記,準確且標準刻度和無氣泡。因此,要求橡膠材料的起酥油小且剛性好。通常將填充劑,再生橡膠和物理增塑劑添加到橡膠配方中,以提高橡膠的剛度并防止污漬變平。同時,要嚴格控制塑化和混合的技術條件,預熱溫度和背膠的混合比。壓膜通常采用快速冷卻,因此標記可以立即成型以避免變平和變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