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膠板的生產工藝 1、基本工藝流程 伴隨現代工業尤其是化學工業的迅猛發展,橡膠制品種類繁多,但其生產工藝過程,卻基本相同。以一般固體橡膠(生膠)為原料的制品,它的生產工藝過程主要包括: 原材料準備→塑煉→混煉→成型→硫化→修整→檢驗 2、原材料準備 橡膠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膠、配合劑、纖維材料和金屬材料。其中生膠為基本材料;配合劑是為了改善橡膠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輔助材料;纖維材料(棉、麻、毛及各種人造纖維、合成纖維)和金屬材料(鋼絲、銅絲)是作為橡膠制品的骨架材料,以增強機械強度、限制制品變型。 3、塑煉 生膠富有彈性,缺乏加工時的必需性能(可塑性),因此不便于加工。為了提高其可塑性,所以要對生膠進行塑煉;這樣,在混煉時配合劑就容易均勻分散在生膠中;同時,在壓延、成型過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膠料的滲透性(滲入纖維織品內)和成型流動性。將生膠的長鏈分子降解,形成可塑性的過程叫做塑煉。生膠塑煉的方法有機械塑煉和熱塑煉兩種。機械塑煉是在不太高的溫度下,通過塑煉機的機械擠壓和摩擦力的作用,使長鏈橡膠分子降解變短,由高彈性狀態轉變為可塑狀態。熱塑煉是向生膠中通入灼熱的壓縮空氣,在熱和氧的作用下,使長鏈分子降解變短,從而獲得可塑性。 4、混煉 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使用條件、獲得各種不同的性能,也為了提高橡膠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,必須在生膠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劑。混煉就是將塑煉后的生膠與配合劑混合、放在煉膠機中,通過機械拌合作用,使配合劑完全、均勻地分散在生膠中的一種過程。 5、成型 在橡膠制品的生產過程中,利用壓延機或壓出機預先制成形狀各式各樣、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藝過程,稱之為成型。
氟橡膠板的用途和性能 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氟橡膠板的用途和性能,部分信息來自百科,更多氟膠板的相關信息請來電咨詢。 產品用途: 可在溫度為-20~+300℃條件下的空氣或油性或酸(堿)30% 介質中工作,供沖制各種密封墊圈、墊板。 性能;佳耐油.阻燃.耐高溫.耐化學腐蝕性能和抗老化性能,是重的橡膠. 用途:沖制各種高耐油.阻燃.耐高溫.腐蝕性能的密封件.密封圈.密封墊.缸模衫里及航天.航空領域使用. 參數:比重:2.0;址斷力:8Mpa;伸長率:350%;硬度:75-80度. 特點:可生產超寬超長.表面有光澤, 工業橡膠板的規格 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工業橡膠板版的常規規格,特殊需求可來電洽談定制事宜。 (1)按照電壓等級可分5kv,10kv,20kv,25kv,35kv (2)按顏色可分為:黑色膠墊,紅色膠墊,綠色膠墊 (3)按厚度可分為:厚1mm---50mm 寬0.1m----2m 長1m-----
影響橡膠板壓片操作與質量的因素主要有輥溫、輥速、膠料配方特性與含膠率、可塑度大小等。提高壓延溫度可降低半成品收縮率,膠片表面光滑,但若過高容易產生氣泡和焦燒現象;輥溫過低膠料流動性差,壓延半成品表面粗糙,收縮率增大,輥溫應依生膠品種和配方特性、膠料可塑度大小及含膠率高低而定,通常是配方含膠率較高、膠料可塑度較低或彈性較高者,壓延輥溫宜適當提髙,反之則相反。另外,為了便于膠料在各個輥筒間順利轉移,還必須使各輥筒間保持適當的溫差。如天然膠易包熱輥,膠片由一個輥筒向另一輥筒轉移時,另一輥筒溫度應適當提高些,合成橡膠則正好相反。 橡膠板膠料的可塑度大,壓延流動性好,半成品收縮率低,表面光滑,但可塑度過大又容易產生粘輥現象,影響操作。 橡膠板壓延速度快生產,但半成品收縮變形率大。壓延速度應考慮膠料的可塑度大小和配方含膠率高低而定。配方含膠率較低、膠料可塑度較大時,壓延速度可適當加快。輥筒之間存在速比有助于消除氣泡,但不利于出片的光滑度。為了兼顧兩者,三輥壓延機通常采用中、下輥等速,而供膠的上、中輥間有適當速比。